Hero Circle Shape
Hero Moon Shape
Hero Right Shape
imtoken官方安卓下载|货币的职能中使经济危机具有可能性的是

imtoken官方安卓下载|货币的职能中使经济危机具有可能性的是

  • 作者: imtoken官方安卓下载
  • 2024-03-15 00:15:24

《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 - 知乎

《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 - 知乎首发于马克思主义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胡晓​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攀高峰而不被高峰所羁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货币有六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一、价值尺度“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和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并非一般等价物,但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等优势,才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如今的纸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里面的电子货币的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价值无上限等优势逐渐替代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商品并不是有了货币才可以沟通。相反,由于所有商品作为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其本身就可以流通,因此所有的商品都能共用一个商品来计算自己的价值,货币就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部表现形式。吃霸王餐被抓又没钱付账的人通常会被店主拉进去刷盘子打扫卫生,以劳动来弥补餐费,劳动力在此时以商品的形式与商家发生交易换取桌子上的美食,劳动力既是商品,又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很多人对待路边豪车豪房的想法是:我需要打多少年的工、刷多少年的盘子、搬多少年的砖才能买得起它,不自觉地将劳动力以商品的形式来换取其他商品,使劳动力起着货币的功能。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把货币看成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让各自各样的商品变成价格。商品用金(纸币)来股价有一个前提: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的金(纸币)要耗费一定的劳动量。这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由一定时间内花费的劳动力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商品的流通公式表示:“甲劳动力产生的商品——货币——乙劳动力产生的商品”甲和乙发生交换,货币作为媒介,货币的增多和减少也会同时带动甲和乙商品价格的增加和减少。在民国时期,随着解放战争开始,老蒋为了增加战场的补给,狂发金圆券,造成市面上所有商品价格的疯涨,在甲和乙劳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一般等价物的增加会使其增发者在第一波收割甲乙两人的劳动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同时购买双方的劳动产品,可商品会被消费掉,货币则会继续呆在市场流通,最后的结果是带动甲乙双方商品价格的同时上涨,最后是整个社会的物价上涨。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二、流通手段商品的交换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将它们的非使用价值转换为使用价值,是用一种有用劳动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的产品。卖衣服的商人把卖衣服所得钱的去买食物、买房车,对他而言,这些作为商品的衣物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他不可能每件都要穿,他把这些不穿的衣服卖给别人换钱,再把赚来的钱去买别人不用而他有用的事物、房车等。所以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商品——货币——商品”,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劳动剩余——货币——他人的劳动剩余”。要想完成这一过程,A的商品对B来说必须具有使用价值,A所出售的商品对B有用他才会花钱买A的商品,否则交易无法完成。这说明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是社会有用劳动的耗费,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是生产者自发形成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无法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不能保证自己的商品对每一个人都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无法保证商品都能卖得出去,比如科达、诺基亚等公司在之后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之前的劳动为无效劳动,商品积压过多,多余的商品无法转换成货币,公司倒闭。商品流通的前提是该商品对买方具有使用价值。综上所述,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表现商品流通的过程,货币流通的速度也表现了商品形式变换的速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金流。流通速度越快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三、贮藏手段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能直接转换成任何商品,因此是无限的。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只是一种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这种内在的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不断地积累货币,贮藏货币。因为货币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货币成为财富的社会表现,不管什么人,拥有的货币越多,权力就越大。货币的增多意味着价值的增多,从商品占有者的本性来看,贮藏货币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于是“葛朗台”们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了。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最常见的两种一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买现付;另一种是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先买后付,先记账后付款”。前者都懂,主要讲讲后者。先拿货后付款的形式产生了“债权人”和“债务人”,通常供应商为债权人,经销商为债务人。比方说楼下的水果摊,摊主老王自己并不种水果,每天一大早他的水果都由远处农贸市场的老张送过来,称重记账,每月月底结款。相当于摊主老王每天借着老张的钱在卖水果,最后在月底的时候将收入所得的一部分作为借款还给老王,这样的经营模式非常普遍,他的优点是老王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开店,每月多出来的现金流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在扩张期老王和老张两人都可以将买卖做大,实现共赢。但是如果老王的摊位生意越来越差,无法将水果变现为钱,那就意味着自身的基金不仅无法回流,还要承担水果变质的损耗和巨大的库存压力。出现一个死亡闭环“水果卖不出去——水果变质损耗增加——库存压力增大——差水果卖不出去——新水果进不来——供应商的钱付不了——供应商不给货——生意没得做——提桶跑路——成功则风险转嫁给供应商,不成功获得包吃包住的机会”。这就是俗称的资金链断裂,两人属于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产生的后果是:一、产生信用货币。我相信你王老板不会欠我老张的钱不还跑路,一般会有合同限制,但如果真发生了,小生意还好,大生意的供销商怕是只能天台见了,2018年,浙江那边银行贷款需要三人担保,于是各个老板铁索连环,你保我,我保你,这也算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后一个人资金链断裂跑路,大家一起死翘翘,坑倒一片;二、货币替代实物充当着支付手段的功能;三、必须积累货币,以便如期偿还债务。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货币贮藏作为独立的支付形式的现象逐渐消失,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普遍起来。十五号发工资,准备二十号还花呗。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执行着一般支付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在世界流通领域,金银是通用货币,美元的背后代表着大量的金银储备量,所以美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不过某些地方需要银行帮忙转换成本国货币,并不能之间使用,比如中国。发布于 2020-12-18 18:01资本论(书籍)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经济​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马克思主义马恩毛列一些著作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首发于无概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Crashock?!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当中。分析货币的职能不仅会使我们明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而且还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它的本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马克思说:“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1]货币的其他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就是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正如尺子是用来衡量其他物品长短的尺度一样,货币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自身没有价值的东酉,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这与不能用一种自身没有长度的东西来衡量别一物品的长度,道理相同。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也就成为可以互相比较的。譬如,1斤猪肉的价值是1元,2斤砂糖的价值也是I元,那么1斤猪肉和2斤砂糖的价值便是相等的。但是,千万不要忽略,各种商品的价值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具有相同的质。商品价值的大小,本来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凝结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马克思说:“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2]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比如,10担米值1两黄金,在这里,1两黄金就是10担米的价格。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3]但是,用观念的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由观念的货币所表明的商品价格,是以人们在现实交换中所支出的实在的货币为依据的。人们所以能够在观念上确定10担米的价格为1两黄金,就是因为人们在实际购买10担米时真需要支付1两黄金。货币和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想象中的比例,不过是客观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实在比例的反映。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由于不同数量或不同种类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因而,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需要用不同的货币量。而这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必须是可以计量的。为了计量货币自身,在技术上便需要确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単位,有了这个单位,任何价格便都可以表现为同一单位的一定倍数。作为货币材料的黄金或白银,有一种习惯的衡量单位,即重量单位。所以黄金或白银的一定的重量单位,便自然地成为货币单位。例如,中国历史上以自银作为货币时,就曾经以“两”作为货币单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单位,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法国的法郎,印度的卢比等等。不同的货币単位,包含有不同的金属重量,例如,1美元的含金量在1934年以前为纯金1.504632克,在1934年美元贬值后,它的含金量滅为0.888671克,而在1971年1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后,其含金量减为0.818513克;旧中国一个银元的含银量为0.648两。为了便于计量,货币单位还可以分成若干较小的等分,即较小的单位。例如,1美元分为100分;1英镑分为10先令,1先令又分为10便士;中国的1元分为10角,1角又分为10分;等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我们把它叫做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在历史上,货币单位的名称(价格标准)与重量单位的名称曾径是一致的。例如英国的镑(曾经是1磅白银)、中国的两和铢等,它们当时既是重量单位,又是价格标准。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与重量单位的名称相分离了。造成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1)外国货币的输入。外国货币单位的名称与本国重量单位的名称自然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清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银元的流入,排挤了原来银两的流通,从而使中国货币单位的名称脱离了重量单位的名称,由“两”改称为“元”。(2)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作为货币材料的较贱的金属由较贵重的金属所代替。例如.英国在18世纪以前,白银曾是主要的货币材料,后来白银逐渐为黄金所排挤。当黄金代替白银成为货币材料以后,按照当时黄金与白银的比价计算,1英镑就只代表151​磅重的黄金了。(3)国家铸造分量不足的货币。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规定出来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就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这样,任何品种任何数量的商品的价值便都易于衡量和比较了。比如,1台机器值500元,5台机器就值5个500元即2,500元,等等。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与价值尺度职能相独立的另外一种职能,而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因此,我们绝不能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淆起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并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反之,作为价格标准,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重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从而与金属价值的变动无关,比如,如果不经国家调整,不管黄金的价值怎样变动,1美元的含金量就总是同原来规定的一样多。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虽然能在观念上表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真正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又转化为商品形态。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商品流通的公式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不同的。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而商品流通的公式则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流通包括两个形态变化的过程:(1)商品-货币(W-G),即出卖的过程;(2)货币-商品(G-W),即购买的过程。商品流通就是这两个对立过程的统一。商品流通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的限制,同时也使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家知道,在商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买与卖是统一的,每一次卖同时也就是买,交换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进行的。例如,甲用布与乙的粮食相交换这个行动对任何一方来说,既是卖同时又是买。而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买与卖的同一过程则是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过程,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商品所有者在这一地方卖出商品以后,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去购买,也可以在卖出商品以后不马上购买。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把原来物物交换时所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都打破了。可是,一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使另外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经包含着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过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还不会变为现实性。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当货币实现商品价格时,就把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同时,它自己就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掉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且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马克思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也不过是商品自身发生形态变化时发生的运动。”[4]但是,从表面现象来看,商品流通却好象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假象呢?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与货币换位以后,它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却不是这样,它继续留在流通领域内,不断地与别的商品调换位置。运动的连续性完全表现在货币这一方面。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好象就是那种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才使那些本来不能运动的商品发生流通”[5]。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正是根据这种表面现象,而断言商品流通依存于货币流通,商品价格依存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本身就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不断运动是服从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各种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是带着已知的价格进入流通的,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只能实现商品的价格,而不能规定商品的价格。不仅如此,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恰恰相反,而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愈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多。假定市场上有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为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这1亿元的商品,就必须有1亿元的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的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因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价格总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裁缝用出卖衣服得到的10元向某农民购买粮食,某农民再用出卖粮食得到的这10元向某铁匠购买锄头,这样,10元货币就实现了价格共计30元的商品。假定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为10次,则实现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只要有1千万元的货币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少;反之,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少,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frac{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的规律。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银块或金块的形状出现的。但由于每块白银或黄金的成色和重量并不相同,因而每次交换都得査成色,称分量,这给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带来了很多不便。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块状的金属货币逐渐为铸币所代替。铸币的出现,同商人的活动有关。商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出纳的货币数量较多。为了免除每次对所用金属都要进行鉴定的麻烦,有些著名的富商便在金属铸块上烙上自己的印记,用他们的信誉来保证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例如,中国清代中叶以后流通的银元宝,就是由“公估局”[6]来鉴定其成色和重量的,元宝的凹部附有鉴定结果的朱批。当市场范围比较狭小的时候,个别商人的烙印还可以起证明作用。但是,当市场范围扩大以后,个别商人的信誉就显得十分不够了。这就需要对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作出更有威信的证明。具有这种威信的机关是国家。国家开始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烙上印记,于是就出现了铸币。所以,铸币不过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重量的金属铸块。最初,铸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方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的等等。由于人们从经验中得知园形铸币最便于携带和清点,所以后来便到处使用圆形铸币。在历史上,铸币很早就出现了,远在公元前的许多世纪,埃及、希腊、波斯等国就已经有了铸币。我国在商、周之际开始用铜制造铸币,到春秋战国期间,铜铸币广泛通行,有布币、刀币、环钱等种类。有一个时期,铸币的名称是采用重量的名称,如两,铢等,到了唐朝则改称为宝,清朝光绪年间,开始设立造币厂,铸造银元。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这就使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价的铸币。但是,在流通过程中,磨损了的铸币仍然能够和足价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一事实被政府所利用,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减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各种不足价的铸币。国家还发行用贱金属铸成的辅币,与金、银铸币一道流通。这样,铸市便日益变成了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是纯粹的价值符号。为什么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这是由流通手段职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停地周转,不断地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对于每个商品交换者来说,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只要货币能够作为交换的媒介,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能买回与货币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过问货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少。这样,就产生了金属货币由不足价的或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代替的可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在这里,本来只是一个一现即灭的要素。它会立即再为别的商品所替代。所有,在这个使货币不断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符号存在已经足够。……货币,当作商品价格的暂时的客观反映,本来也不过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发生功能,因此能够用符号来代替。”[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是,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它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黄金(或白银),商品价值仍然通过黄金来表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纸币的国家之一。唐宪宗时的飞钱,北宋的交子都已具有纸币的某些特性。北宋时金国的交钞,南宋的会子,则已经是纯粹的纸币。到了元朝,第一次采用了不兑现的纸币,以代替金属货币的流通。明朝初年恢复了金属货币的流通,但纸币仍然存在。既然纸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的流通便是以金属货币流通的规律为基础的。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也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但是,纸币流通也有它自己所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纸币的发行要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没有纸币作为符号代表时将会实际流通的金量(或银量)。”[8]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相等的购实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亿元,但纸币的发行量却达到2亿元,这时纸币就要贬值一半,1元的纸币只能代表0.5元的金属货币。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就要上涨1倍,原来卖1元的商品,现在就要卖2元。可见,纸币发行量超过金属货币流通量多少倍,纸币就相应地贬值多少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也要相应地上涨多少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的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而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9]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国家用来掠夺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常常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而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却急剧地增长。资产阶级国家所以利用滥发纸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开支,是因为这种办法比其他办法(如增加税收等)富于隐蔽性。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供货厂商支付定货款项,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对政府官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式把大量纸币投入流通时,一般人并不知道这些纸币乃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可是实际上,它们从进入流通的一刹那起就成为多余的了。既然纸币的发行并不代表社会商品总量的丝毫增加,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国家借此而获得的大量收入,便是从社会掠夺而来,即依靠削减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得来的。列宁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1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和加紧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任意滥发纸币,以致造成极端产重的通货膨胀。据统计,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1937-1949年的十二年间,纸币发行额增加了1,400多亿倍,而物价却上涨了85,000多亿倍。伪法币的购买力一落再落,最后几乎变成废纸。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伪法币100元的购买力,在1937年为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为1头猪,19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2个鸡蛋,1946年为1/6块肥皂,1947年为1个煤球,到1948年8月19日只值3粒大米了。四大家族从通货膨胀中搜刮了大量财富,而广大人民则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以上,我们分析了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如前所述,货币的职能并不限于这两个,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货币还具有了另外一些职能。在商品流通中,当某些商品完成了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一个过程,即商品变为货币以后,如果货币不再继续用来购买商品,完成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二个过程,而是从流通中退出,被其所有者贮藏起来,这时货币便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无限制地被保存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任何其他商品。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强了,为了应付生产和交换中各种偶然的变化,他们就需要经常积蓄一定数量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从商品流通有最初一歩的发展以来,已经有保留第一变形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其金蛹)的必要和情欲随同发展起来。”[11]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同作为价值尺度或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观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价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纸币是不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有一部分铸币就会退岀流通成为贮藏货币;而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又会加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相适应。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货币又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大家知道,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商品的生产时间比较短,有些则比较长,而有些商品的生产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的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在本地市场销售,有些则需要运到远方去销售。由于这些,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生产尚未完成之前,或者虽已完成但产品尚未脱售时,就需要先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生产资料或消费品。例如,某些农民在秋收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农具、肥料,某些手工业者在产品脱售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工具、原料。这样,在买者与卖者之闻便形成了债务关系。买者赊购商品所欠的款项,必须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在这种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和商品不再在买卖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的时候,货币并没有同时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商品的转让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开了。尽管如此,但这时货币仍然发挥着两种职能:第一,作为价值尺度,测量赊销商品的价值,确定赊购者将来必须支付的贷币额;第二,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这时赊购者虽然没有付出现金,但他已经承诺在将来实行支付。当支付期限到来时,货币才实际进入流通。但因这时商品已经退出流通,所以货币已经不是流通的媒介,不是作为流逋手段,而是作为支付手段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当赊账交易出现后,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都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丁的钱等等。某些生产者所以把商品赊卖出去,是因为他们预期债务人能够按期归还欠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生产或销售发生了困难,使债务人往往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当某些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某些债权人就有破产的危险。特别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普遍存在着债务关系,在整个债务关系的链条中,如果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就可能引起整个债务关系的连锁反应,如甲不能支付给乙,乙便不能支付给丙,丙亦不能支付给丁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许多物品生产者经营上的困难。可见,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前面提到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所存在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出现以后,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相应地发生改变。这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减去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互相抵销的支付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帀流通的平均速度。以公式表示如下:\begin{array}{c}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end{array}=\frac{\begin{array}{c}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到期的\\支付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end{array}}{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还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以外,如缴纳地租,税款,支付利息等等。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超岀了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的,只能是黄金和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它们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一离开国内流通领域,就会解除它在那里取得的作为价格标度,铸币,辅市和价值符号的地方形式,返回到贵金属原有的条块形式。”[12]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当发生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而破坏了国际间正常交往的时候,购买外国商品必须用现金偿付。(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在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出于其他原因而把金银转移到国外等情况就是。以上我们考察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必须指出,货币并不是这几种职能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几种职能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其本质——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任意规定的,这种排列顺序体现着历史和理论的统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货币是先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后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从各个职能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步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因为要实行支付,就必须事先有一定的货币积累。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显然是以货币的其他各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而且这一职能本身也不外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其价值尺度,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继续。所以,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货币的各个职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很好地了解货币的本质,并进而了解商品生产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参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2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4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公估局是清代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有官办和私办两种。银炉所制银,须经公估局鉴定,在宝面上加批重量成色,才供在市面上流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8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9-110页。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在何?》。《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1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编辑于 2023-01-13 22:09・IP 属地山东经济学货币政治经济学​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无概本专栏旨在收集无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创作的著作、

货币职能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货币职能播报讨论上传视频经济学术语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1]中文名货币职能外文名Functions of money基本概念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目录1基本概念2价值尺度3流通手段4贮藏手段5支付手段6世界货币基本概念播报编辑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逐渐转化为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是货币基本职能存在的前提条件。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播报编辑职能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电子货币除外。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商品的价值量由物化在该商品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但是商品价值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现自己,它必须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定量的货币上,货币就充当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在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例如,1头牛值2两金,在这里2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复本位制和单一金本位制在历史上,有些国家曾一度实行过金、银复本位制,以金和银两种贵金属同时充当价值尺度。这样,一切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货币表现,两种价格。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金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同金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金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金的价值提高,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银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也会同银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银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银的价值提高,商品价格会相应地降低。但是,不能保证金和银的价值比例保持不变,因此,也就不能保证两种价格可以安然并存。金和银两种价值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价格的混乱,扰乱商品的金价格和银价格之间的比例。实践表明,价值尺度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在国内流通领域内,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主义货币史上,复本位制终于被单一金本位制所替代。流通手段播报编辑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物物交换转化为商品流通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则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W—G即卖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一阶段很重要,实现也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从而商品所有者就有可能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地当做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商品经过一定流通过程以后,必然要离开流通领域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中,不断地从购买者转移到出卖者手中。这种不断的转手就形成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它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作为流通手段,需要有同商品量相适应的一定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由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二者决定(见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多;商品价格总额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少;货币流通速度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形式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金或银的条块形状出现的。由于金属条块的成色和重量各不相同,每次买卖都要验成色,秤重量,很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金属条块就为具有一定成色、重量和形状的铸币所代替。铸币的产生使货币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地被磨损,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值的铸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它可以是不足值的。这是因为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媒介物,不足值的铸币,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也可以用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用贱金属,例如用铜铸成的辅币,是一种不足值的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纸币,则纯粹是价值符号。纸币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么,每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就减少了,商品价格就要相应地上涨。由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使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这样,就有可能产生买和卖的脱节,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卖不买,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已经孕育着引起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贮藏手段播报编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因而货币贮藏就有必要了。货币贮藏的发展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就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贮藏金银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这样,他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就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但是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因而是无限的;但在量的方面,每一个具体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只充当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贪婪地积累货币。货币贮藏者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货币贮藏者为了金偶像而牺牲自己的肉体享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3页)。货币贮藏一般是直接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贮藏形式,如把金银制成首饰等装饰品贮藏起来。货币贮藏的作用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当市场上商品流通缩小,流通中货币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界而被贮藏起来;当市场上商品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增加时,有一部分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关于纸币能否充当贮藏手段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观点是:只有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人们才愿意保存它,才能充当贮藏手段。但也有人认为,如果纸币的发行数量不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能代表相应的金属量,保持稳定的社会购买力。在这种条件下,纸币也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当然,纸币如果发行量过多,就无法保持它原有的购买力,人们就不愿意保存它。可见,即使纸币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也是有条件的,并且是不稳定的。支付手段播报编辑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产生和特点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长些,有的短些,有的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销售,销售时间短,有些商品需要运销外地,销售时间长。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在货币当做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等价的商品和货币,就不再在售卖过程的两极上同时出现了。这时,货币首先是当做价值尺度,计量所卖商品的价格。第二,货币是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移到买者手中时,没有货币同时从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职能作用时,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目的就起了变化,一般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是为了把商品换成货币,再把货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贮藏者把商品变为货币,是为了保存价值;而债务者把商品变为货币则是为了还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商品形态变化的过程也起了变化。从卖者方面来看,商品变换了位置,可是他并未取得货币,延迟了自己的第一形态变化。从买者方面来看,在自己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之前,完成了第二形态变化。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出卖自己的商品先于购买别人的商品。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购买别人的商品先于出卖自己的商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中转瞬即逝的媒介,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交换过程的最终结果。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价值符号,但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另一方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的情况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都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其中有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其中某个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卖掉自己的商品,他就不能按时偿债,支付链条上某一环节的中断,就可能引起货币信用危机。可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以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发展了。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了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期票、汇票、支票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事业越展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就越大,以致信用货币占据了大规模交易的领域,而铸币却被赶到小额买卖的领域中去。在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仅商品流通领域,而且非商品流通领域也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例如,地租、赋税、工资等,也用货币来支付。由于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为了到期能偿还债务,就必须积累货币。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减少以致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世界货币播报编辑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在国内流通中,一般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在国际上,由于有的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有的国家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场上金和银可以同时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在世界市场上,金取得了支配地位,主要由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世界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以外,还有以下职能:①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一个国家直接以金、银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②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③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外国去。在当代,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流动是二重的:一方面,金银从它的产地散布到世界市场,为各个国家的流通领域所吸收,补偿磨损了的金、银铸币,充作装饰品、奢侈品的材料,并且凝固为贮藏货币。这个流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国和金银生产国之间劳动产品的直接交换。另一方面,金和银又随着国际贸易和外汇行情的变动等情况,在各国之间不断流动。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流通,每个国家必须贮藏一定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这笔世界货币准备金随着世界市场商品流通的扩大或缩小而增减。在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中的黄金储备,往往要限制在它的特殊职能所必要的最低限度。过多的货币贮藏,对于资本是一个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商品流通的停滞。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首发于无概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Crashock?!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当中。分析货币的职能不仅会使我们明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而且还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它的本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马克思说:“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1]货币的其他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就是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正如尺子是用来衡量其他物品长短的尺度一样,货币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自身没有价值的东酉,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这与不能用一种自身没有长度的东西来衡量别一物品的长度,道理相同。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也就成为可以互相比较的。譬如,1斤猪肉的价值是1元,2斤砂糖的价值也是I元,那么1斤猪肉和2斤砂糖的价值便是相等的。但是,千万不要忽略,各种商品的价值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具有相同的质。商品价值的大小,本来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凝结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马克思说:“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2]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比如,10担米值1两黄金,在这里,1两黄金就是10担米的价格。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3]但是,用观念的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由观念的货币所表明的商品价格,是以人们在现实交换中所支出的实在的货币为依据的。人们所以能够在观念上确定10担米的价格为1两黄金,就是因为人们在实际购买10担米时真需要支付1两黄金。货币和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想象中的比例,不过是客观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实在比例的反映。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由于不同数量或不同种类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因而,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需要用不同的货币量。而这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必须是可以计量的。为了计量货币自身,在技术上便需要确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単位,有了这个单位,任何价格便都可以表现为同一单位的一定倍数。作为货币材料的黄金或白银,有一种习惯的衡量单位,即重量单位。所以黄金或白银的一定的重量单位,便自然地成为货币单位。例如,中国历史上以自银作为货币时,就曾经以“两”作为货币单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单位,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法国的法郎,印度的卢比等等。不同的货币単位,包含有不同的金属重量,例如,1美元的含金量在1934年以前为纯金1.504632克,在1934年美元贬值后,它的含金量滅为0.888671克,而在1971年1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后,其含金量减为0.818513克;旧中国一个银元的含银量为0.648两。为了便于计量,货币单位还可以分成若干较小的等分,即较小的单位。例如,1美元分为100分;1英镑分为10先令,1先令又分为10便士;中国的1元分为10角,1角又分为10分;等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我们把它叫做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在历史上,货币单位的名称(价格标准)与重量单位的名称曾径是一致的。例如英国的镑(曾经是1磅白银)、中国的两和铢等,它们当时既是重量单位,又是价格标准。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与重量单位的名称相分离了。造成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1)外国货币的输入。外国货币单位的名称与本国重量单位的名称自然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清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银元的流入,排挤了原来银两的流通,从而使中国货币单位的名称脱离了重量单位的名称,由“两”改称为“元”。(2)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作为货币材料的较贱的金属由较贵重的金属所代替。例如.英国在18世纪以前,白银曾是主要的货币材料,后来白银逐渐为黄金所排挤。当黄金代替白银成为货币材料以后,按照当时黄金与白银的比价计算,1英镑就只代表151​磅重的黄金了。(3)国家铸造分量不足的货币。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规定出来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就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这样,任何品种任何数量的商品的价值便都易于衡量和比较了。比如,1台机器值500元,5台机器就值5个500元即2,500元,等等。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与价值尺度职能相独立的另外一种职能,而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因此,我们绝不能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淆起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并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反之,作为价格标准,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重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从而与金属价值的变动无关,比如,如果不经国家调整,不管黄金的价值怎样变动,1美元的含金量就总是同原来规定的一样多。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虽然能在观念上表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真正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又转化为商品形态。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商品流通的公式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不同的。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而商品流通的公式则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流通包括两个形态变化的过程:(1)商品-货币(W-G),即出卖的过程;(2)货币-商品(G-W),即购买的过程。商品流通就是这两个对立过程的统一。商品流通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的限制,同时也使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家知道,在商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买与卖是统一的,每一次卖同时也就是买,交换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进行的。例如,甲用布与乙的粮食相交换这个行动对任何一方来说,既是卖同时又是买。而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买与卖的同一过程则是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过程,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商品所有者在这一地方卖出商品以后,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去购买,也可以在卖出商品以后不马上购买。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把原来物物交换时所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都打破了。可是,一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使另外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经包含着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过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还不会变为现实性。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当货币实现商品价格时,就把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同时,它自己就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掉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且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马克思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也不过是商品自身发生形态变化时发生的运动。”[4]但是,从表面现象来看,商品流通却好象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假象呢?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与货币换位以后,它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却不是这样,它继续留在流通领域内,不断地与别的商品调换位置。运动的连续性完全表现在货币这一方面。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好象就是那种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才使那些本来不能运动的商品发生流通”[5]。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正是根据这种表面现象,而断言商品流通依存于货币流通,商品价格依存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本身就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不断运动是服从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各种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是带着已知的价格进入流通的,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只能实现商品的价格,而不能规定商品的价格。不仅如此,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恰恰相反,而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愈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多。假定市场上有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为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这1亿元的商品,就必须有1亿元的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的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因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价格总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裁缝用出卖衣服得到的10元向某农民购买粮食,某农民再用出卖粮食得到的这10元向某铁匠购买锄头,这样,10元货币就实现了价格共计30元的商品。假定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为10次,则实现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只要有1千万元的货币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少;反之,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少,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frac{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的规律。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银块或金块的形状出现的。但由于每块白银或黄金的成色和重量并不相同,因而每次交换都得査成色,称分量,这给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带来了很多不便。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块状的金属货币逐渐为铸币所代替。铸币的出现,同商人的活动有关。商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出纳的货币数量较多。为了免除每次对所用金属都要进行鉴定的麻烦,有些著名的富商便在金属铸块上烙上自己的印记,用他们的信誉来保证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例如,中国清代中叶以后流通的银元宝,就是由“公估局”[6]来鉴定其成色和重量的,元宝的凹部附有鉴定结果的朱批。当市场范围比较狭小的时候,个别商人的烙印还可以起证明作用。但是,当市场范围扩大以后,个别商人的信誉就显得十分不够了。这就需要对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作出更有威信的证明。具有这种威信的机关是国家。国家开始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烙上印记,于是就出现了铸币。所以,铸币不过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重量的金属铸块。最初,铸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方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的等等。由于人们从经验中得知园形铸币最便于携带和清点,所以后来便到处使用圆形铸币。在历史上,铸币很早就出现了,远在公元前的许多世纪,埃及、希腊、波斯等国就已经有了铸币。我国在商、周之际开始用铜制造铸币,到春秋战国期间,铜铸币广泛通行,有布币、刀币、环钱等种类。有一个时期,铸币的名称是采用重量的名称,如两,铢等,到了唐朝则改称为宝,清朝光绪年间,开始设立造币厂,铸造银元。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这就使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价的铸币。但是,在流通过程中,磨损了的铸币仍然能够和足价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一事实被政府所利用,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减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各种不足价的铸币。国家还发行用贱金属铸成的辅币,与金、银铸币一道流通。这样,铸市便日益变成了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是纯粹的价值符号。为什么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这是由流通手段职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停地周转,不断地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对于每个商品交换者来说,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只要货币能够作为交换的媒介,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能买回与货币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过问货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少。这样,就产生了金属货币由不足价的或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代替的可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在这里,本来只是一个一现即灭的要素。它会立即再为别的商品所替代。所有,在这个使货币不断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符号存在已经足够。……货币,当作商品价格的暂时的客观反映,本来也不过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发生功能,因此能够用符号来代替。”[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是,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它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黄金(或白银),商品价值仍然通过黄金来表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纸币的国家之一。唐宪宗时的飞钱,北宋的交子都已具有纸币的某些特性。北宋时金国的交钞,南宋的会子,则已经是纯粹的纸币。到了元朝,第一次采用了不兑现的纸币,以代替金属货币的流通。明朝初年恢复了金属货币的流通,但纸币仍然存在。既然纸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的流通便是以金属货币流通的规律为基础的。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也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但是,纸币流通也有它自己所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纸币的发行要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没有纸币作为符号代表时将会实际流通的金量(或银量)。”[8]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相等的购实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亿元,但纸币的发行量却达到2亿元,这时纸币就要贬值一半,1元的纸币只能代表0.5元的金属货币。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就要上涨1倍,原来卖1元的商品,现在就要卖2元。可见,纸币发行量超过金属货币流通量多少倍,纸币就相应地贬值多少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也要相应地上涨多少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的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而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9]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国家用来掠夺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常常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而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却急剧地增长。资产阶级国家所以利用滥发纸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开支,是因为这种办法比其他办法(如增加税收等)富于隐蔽性。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供货厂商支付定货款项,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对政府官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式把大量纸币投入流通时,一般人并不知道这些纸币乃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可是实际上,它们从进入流通的一刹那起就成为多余的了。既然纸币的发行并不代表社会商品总量的丝毫增加,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国家借此而获得的大量收入,便是从社会掠夺而来,即依靠削减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得来的。列宁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1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和加紧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任意滥发纸币,以致造成极端产重的通货膨胀。据统计,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1937-1949年的十二年间,纸币发行额增加了1,400多亿倍,而物价却上涨了85,000多亿倍。伪法币的购买力一落再落,最后几乎变成废纸。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伪法币100元的购买力,在1937年为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为1头猪,19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2个鸡蛋,1946年为1/6块肥皂,1947年为1个煤球,到1948年8月19日只值3粒大米了。四大家族从通货膨胀中搜刮了大量财富,而广大人民则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以上,我们分析了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如前所述,货币的职能并不限于这两个,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货币还具有了另外一些职能。在商品流通中,当某些商品完成了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一个过程,即商品变为货币以后,如果货币不再继续用来购买商品,完成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二个过程,而是从流通中退出,被其所有者贮藏起来,这时货币便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无限制地被保存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任何其他商品。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强了,为了应付生产和交换中各种偶然的变化,他们就需要经常积蓄一定数量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从商品流通有最初一歩的发展以来,已经有保留第一变形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其金蛹)的必要和情欲随同发展起来。”[11]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同作为价值尺度或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观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价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纸币是不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有一部分铸币就会退岀流通成为贮藏货币;而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又会加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相适应。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货币又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大家知道,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商品的生产时间比较短,有些则比较长,而有些商品的生产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的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在本地市场销售,有些则需要运到远方去销售。由于这些,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生产尚未完成之前,或者虽已完成但产品尚未脱售时,就需要先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生产资料或消费品。例如,某些农民在秋收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农具、肥料,某些手工业者在产品脱售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工具、原料。这样,在买者与卖者之闻便形成了债务关系。买者赊购商品所欠的款项,必须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在这种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和商品不再在买卖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的时候,货币并没有同时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商品的转让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开了。尽管如此,但这时货币仍然发挥着两种职能:第一,作为价值尺度,测量赊销商品的价值,确定赊购者将来必须支付的贷币额;第二,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这时赊购者虽然没有付出现金,但他已经承诺在将来实行支付。当支付期限到来时,货币才实际进入流通。但因这时商品已经退出流通,所以货币已经不是流通的媒介,不是作为流逋手段,而是作为支付手段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当赊账交易出现后,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都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丁的钱等等。某些生产者所以把商品赊卖出去,是因为他们预期债务人能够按期归还欠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生产或销售发生了困难,使债务人往往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当某些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某些债权人就有破产的危险。特别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普遍存在着债务关系,在整个债务关系的链条中,如果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就可能引起整个债务关系的连锁反应,如甲不能支付给乙,乙便不能支付给丙,丙亦不能支付给丁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许多物品生产者经营上的困难。可见,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前面提到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所存在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出现以后,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相应地发生改变。这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减去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互相抵销的支付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帀流通的平均速度。以公式表示如下:\begin{array}{c}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end{array}=\frac{\begin{array}{c}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到期的\\支付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end{array}}{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还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以外,如缴纳地租,税款,支付利息等等。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超岀了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的,只能是黄金和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它们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一离开国内流通领域,就会解除它在那里取得的作为价格标度,铸币,辅市和价值符号的地方形式,返回到贵金属原有的条块形式。”[12]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当发生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而破坏了国际间正常交往的时候,购买外国商品必须用现金偿付。(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在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出于其他原因而把金银转移到国外等情况就是。以上我们考察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必须指出,货币并不是这几种职能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几种职能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其本质——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任意规定的,这种排列顺序体现着历史和理论的统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货币是先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后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从各个职能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步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因为要实行支付,就必须事先有一定的货币积累。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显然是以货币的其他各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而且这一职能本身也不外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其价值尺度,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继续。所以,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货币的各个职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很好地了解货币的本质,并进而了解商品生产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参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2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4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公估局是清代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有官办和私办两种。银炉所制银,须经公估局鉴定,在宝面上加批重量成色,才供在市面上流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8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9-110页。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在何?》。《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1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编辑于 2023-01-13 22:09・IP 属地山东经济学货币政治经济学​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无概本专栏旨在收集无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创作的著作、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首页

商城

注册

登录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采购

地图更多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返回首页

15秒以后自动返回

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 

政治经济学:1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 知乎

政治经济学:1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 知乎首发于无概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政治经济学:1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Crashock?!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在进入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世纪初叶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就象受到一次瘟疫或战争的剧烈破坏一样,突然陷入瘫痪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危机期间,商品流通停滞,大量商品由于投不到销路而堆满仓库,甚至被成批地毁掉;企业开工时间缩短,生产猛烈下降;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工厂、商店和银行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显著下降,生活困苦不堪。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程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说来,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危机的最一般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商品的生产过剩。危机时期的各种现象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生产过剩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以前一切时代的人们所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战争,天灾或瘟疫等原因,也会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使生产陷于瘫痪,造成社会生产的危机。但是,作为这种危机的特征的现象并不是生产的过剩,而是生产的严重不足,因而,它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那么,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1],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种危机给资本主义生产和各阶级的状况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可怕的社会灾难呢?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这些问题。先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说起。经济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也就是商品卖不出去。我们在前面分析货币的职能时普经说过,商品买卖脱节的可能性,远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出现以后就产生了。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行为,这时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已的商品之后,不接着实行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这种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所包含的危机的可能性,是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是由贷币作为交换手段的职能引起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买卖日益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因此在商品生产者之间,便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某一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影响到其他一些生产者也不能支忖,从而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危机毕竟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没有变成现实性,即没有成为社会范围的生产过剩。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商品买卖的脱节和支付连锁关系的破坏,虽然对某些商品生产者会发生较大的影响,但不致于牵动整个社会经济。第二,在商品生产的领域内,小商品生产者之间虽然有着各种经济联系,但由于各个地方市场彼此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因而这种联系毕竟不是很广泛的,一般来说,它是被限制在比较狭小的范围以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买和卖的脱节或者支付方面的困难,对商品经济本身的影响显然是很有限的。第三,小商品生产者通常是为自己所热悉的本地市场或者固定的买主进行生产,因而供求关系是比较稳定的。上述危机的可能性,只是抽象地说明了危机可能产生的条件和危机的最一般的形式,并不说明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马克思曾一再指出:在买实脱节等形态上所表现的危机前可能性,只是“恐慌(即危机,下同。——编者)的最抽象的形态”,只是“恐慌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这里面,只包含恐慌形态已经具备的意思”。他并且还之处,在仅仅存在危机可能性的条件下,“没有恐慌,仍是可能的,并且是现实的。”[2]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危机的可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获得了更加具体的内容。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商品的形态变化已经表现为资本的形态变化,商业和信用关系也获得了普遍的发展,因而产生买卖脱节和支付连锁关系遭到破坏的可能性比以前大大增多了。但是,无论资本的形态变化,或是商业和信用关系的发展,都只能说明危机的可能性,而不能构成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从16世纪起一直到18世纪末,虽然当时市场联系和信用关系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并没有发生过普遍性的经济危机。那么,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怎样发展为现实性的呢?促使经济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前面讲过,危机是从19世纪初叶起,即从资本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之后,才成为一种周期爆发的规律性的现象的。因此,为了揭示经济危机的原因,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所特有的条件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的地方是:一方面,此时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达到了高度社会化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却被一小撮资本家私人占有。正是这种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构成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空前地扩大和加强了,整个社会经济已经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同时还要求生产成果也归社会共同占有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起来,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地进行。但是,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归他们私人占有,服从于他们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目的。这样,就不能不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引起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并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资本家对自己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绝对的支配权,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生产多少,都是由各企业的资本家自己决定的。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为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条件,调整劳动组织,加强生产管理,因而就单个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来说,便能够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但是,就整个社会的生产来说,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互相联系的各个生产部门和各个企业都被这种私有制分割开了,因而完全处于竞争与无政府状态之中。每个资本家都是在竞争规律的支配下盲目地进行生产,他们不知道其他企业的生产情况,也不知道自己的商品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在市场上按照有利的条件销售出去。在各个资本家之间,为了争夺利润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尖锐竞争。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不仅不能限制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且必然要加剧这种无政府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每个资本家愈是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愈能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就会把数量更多和价格更低的商品投入市场。这样,就会进一步加强他们之间的竞争,加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二,个别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组织性的加强,意味着它们竞争实力的加强,而竞争的手段也会更加多样、复杂,这当然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一个小作坊不仅竞争链力薄弱,而且竞争的手段也是很有限的。但是,一个资本雄厚的现代化大企业就不同了,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臂如实行倾销、收买专利权、玩弄金融诡计、勾结政府官员向竞争对手挑起无休止的争讼,乃至雇用侦探专门刺揉情报和收买代理人搞颠覆话动,等等。总之,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越是有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便会更加尖锐和剧烈。随着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加剧,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规象就会日益严重。当这种比例失调的现象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社会总产品首先是其中的某些重要产品的实现条件就要遭到破坏,从而不可避免地就要发生普遍性的买卖脱节,即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次,资本玉义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拉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所以其有无限扩大的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所决定的。资本家对使用价值的无限贪欲,外部竞争的压力,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着一种不顾市场限制而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同时,由于生产的社会性质,也有可能把生产迅速地扩大起来。这是因为,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是以现代机器工业作为技术基础的。大机器工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它可以在新的合理的基础上改造生产,可以有系统地将新的科学成就应用于生产,这样,就使生产取得了一种突然的跳跃的伸张力,造成了生产规模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时并存的,却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因此,资本家在政进生产技术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又总是尽量地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降低他们的工资,使工人阶级日益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此外,资本家还利用大生产的优越地位,不断地排挤和剥夺中小生产者,使他们日益贫困和破产。这样,资本主义制度就把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并且同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越来越不相适应。大家知道,社会生产的增长,归根结底要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消费。资本主义既然在无限扩大生产的同时相对缩小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这就在生产和消费之间造成了日益尖锐的对抗性矛盾。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即当若干重要的商品由于群众无力购买而找不到销路的时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要遭到猛烈的破坏,于是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会爆发。马克思曾经强调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原一切地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的限制。”[3]必须明确,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以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而仅仅是因为它超过了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绝对的需求有什么相干呢?它只是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关系。”“如果生产过剩真的要到国民全体把最必要的欲望满足以后方才能发生,那在资产阶级社会一直到今日的历史上,就不仅不能有一般的过剩生产出现,甚至不能有局部的过剩生产出现了。”[4]事实的确如此。在危机期间,千百万劳动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到生活必需品的缺乏,他们所以挨饿受冻,正是由于他们生产了“太多的”的粮食和燃料等等。正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所说:“富裕变成贫穷和困苦的源泉”。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即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而形成的过剩;而只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和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而言的过剩。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相对过剩的危机。以上分析表明,生产过剩的危机,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造成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如果资本主义能够把生产不用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用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那就不会有危机发生了。但这样一来,资本主义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了。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就不会放弃剥削,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就不能摆脱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灾难。斯大林说得好:“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5]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9页。^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1、615页。^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参阅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23页。^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15页。发布于 2023-02-07 12:48・IP 属地山东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无概本专栏旨在收集无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创作的著作、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

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 - 知乎首发于无概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政治经济学:1.5 货币的职能Crashock?!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当中。分析货币的职能不仅会使我们明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而且还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它的本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马克思说:“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1]货币的其他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就是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正如尺子是用来衡量其他物品长短的尺度一样,货币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自身没有价值的东酉,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这与不能用一种自身没有长度的东西来衡量别一物品的长度,道理相同。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也就成为可以互相比较的。譬如,1斤猪肉的价值是1元,2斤砂糖的价值也是I元,那么1斤猪肉和2斤砂糖的价值便是相等的。但是,千万不要忽略,各种商品的价值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具有相同的质。商品价值的大小,本来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凝结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马克思说:“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2]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比如,10担米值1两黄金,在这里,1两黄金就是10担米的价格。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3]但是,用观念的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由观念的货币所表明的商品价格,是以人们在现实交换中所支出的实在的货币为依据的。人们所以能够在观念上确定10担米的价格为1两黄金,就是因为人们在实际购买10担米时真需要支付1两黄金。货币和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想象中的比例,不过是客观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实在比例的反映。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由于不同数量或不同种类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因而,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需要用不同的货币量。而这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必须是可以计量的。为了计量货币自身,在技术上便需要确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単位,有了这个单位,任何价格便都可以表现为同一单位的一定倍数。作为货币材料的黄金或白银,有一种习惯的衡量单位,即重量单位。所以黄金或白银的一定的重量单位,便自然地成为货币单位。例如,中国历史上以自银作为货币时,就曾经以“两”作为货币单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单位,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法国的法郎,印度的卢比等等。不同的货币単位,包含有不同的金属重量,例如,1美元的含金量在1934年以前为纯金1.504632克,在1934年美元贬值后,它的含金量滅为0.888671克,而在1971年1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后,其含金量减为0.818513克;旧中国一个银元的含银量为0.648两。为了便于计量,货币单位还可以分成若干较小的等分,即较小的单位。例如,1美元分为100分;1英镑分为10先令,1先令又分为10便士;中国的1元分为10角,1角又分为10分;等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我们把它叫做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在历史上,货币单位的名称(价格标准)与重量单位的名称曾径是一致的。例如英国的镑(曾经是1磅白银)、中国的两和铢等,它们当时既是重量单位,又是价格标准。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与重量单位的名称相分离了。造成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1)外国货币的输入。外国货币单位的名称与本国重量单位的名称自然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清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银元的流入,排挤了原来银两的流通,从而使中国货币单位的名称脱离了重量单位的名称,由“两”改称为“元”。(2)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作为货币材料的较贱的金属由较贵重的金属所代替。例如.英国在18世纪以前,白银曾是主要的货币材料,后来白银逐渐为黄金所排挤。当黄金代替白银成为货币材料以后,按照当时黄金与白银的比价计算,1英镑就只代表151​磅重的黄金了。(3)国家铸造分量不足的货币。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规定出来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就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这样,任何品种任何数量的商品的价值便都易于衡量和比较了。比如,1台机器值500元,5台机器就值5个500元即2,500元,等等。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与价值尺度职能相独立的另外一种职能,而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因此,我们绝不能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淆起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并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反之,作为价格标准,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重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从而与金属价值的变动无关,比如,如果不经国家调整,不管黄金的价值怎样变动,1美元的含金量就总是同原来规定的一样多。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虽然能在观念上表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真正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又转化为商品形态。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商品流通的公式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不同的。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而商品流通的公式则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流通包括两个形态变化的过程:(1)商品-货币(W-G),即出卖的过程;(2)货币-商品(G-W),即购买的过程。商品流通就是这两个对立过程的统一。商品流通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的限制,同时也使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家知道,在商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买与卖是统一的,每一次卖同时也就是买,交换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进行的。例如,甲用布与乙的粮食相交换这个行动对任何一方来说,既是卖同时又是买。而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买与卖的同一过程则是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过程,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商品所有者在这一地方卖出商品以后,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去购买,也可以在卖出商品以后不马上购买。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把原来物物交换时所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都打破了。可是,一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使另外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经包含着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过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还不会变为现实性。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当货币实现商品价格时,就把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同时,它自己就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掉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且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马克思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也不过是商品自身发生形态变化时发生的运动。”[4]但是,从表面现象来看,商品流通却好象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假象呢?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与货币换位以后,它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却不是这样,它继续留在流通领域内,不断地与别的商品调换位置。运动的连续性完全表现在货币这一方面。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好象就是那种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才使那些本来不能运动的商品发生流通”[5]。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正是根据这种表面现象,而断言商品流通依存于货币流通,商品价格依存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本身就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不断运动是服从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各种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是带着已知的价格进入流通的,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只能实现商品的价格,而不能规定商品的价格。不仅如此,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恰恰相反,而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愈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多。假定市场上有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为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这1亿元的商品,就必须有1亿元的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的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因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价格总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裁缝用出卖衣服得到的10元向某农民购买粮食,某农民再用出卖粮食得到的这10元向某铁匠购买锄头,这样,10元货币就实现了价格共计30元的商品。假定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为10次,则实现价格总额1亿元的商品,只要有1千万元的货币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少;反之,货币流通的次数愈少,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frac{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的规律。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银块或金块的形状出现的。但由于每块白银或黄金的成色和重量并不相同,因而每次交换都得査成色,称分量,这给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带来了很多不便。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块状的金属货币逐渐为铸币所代替。铸币的出现,同商人的活动有关。商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出纳的货币数量较多。为了免除每次对所用金属都要进行鉴定的麻烦,有些著名的富商便在金属铸块上烙上自己的印记,用他们的信誉来保证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例如,中国清代中叶以后流通的银元宝,就是由“公估局”[6]来鉴定其成色和重量的,元宝的凹部附有鉴定结果的朱批。当市场范围比较狭小的时候,个别商人的烙印还可以起证明作用。但是,当市场范围扩大以后,个别商人的信誉就显得十分不够了。这就需要对金属铸块的成色和重量作出更有威信的证明。具有这种威信的机关是国家。国家开始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烙上印记,于是就出现了铸币。所以,铸币不过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重量的金属铸块。最初,铸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方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的等等。由于人们从经验中得知园形铸币最便于携带和清点,所以后来便到处使用圆形铸币。在历史上,铸币很早就出现了,远在公元前的许多世纪,埃及、希腊、波斯等国就已经有了铸币。我国在商、周之际开始用铜制造铸币,到春秋战国期间,铜铸币广泛通行,有布币、刀币、环钱等种类。有一个时期,铸币的名称是采用重量的名称,如两,铢等,到了唐朝则改称为宝,清朝光绪年间,开始设立造币厂,铸造银元。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这就使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价的铸币。但是,在流通过程中,磨损了的铸币仍然能够和足价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一事实被政府所利用,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减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各种不足价的铸币。国家还发行用贱金属铸成的辅币,与金、银铸币一道流通。这样,铸市便日益变成了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是纯粹的价值符号。为什么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这是由流通手段职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停地周转,不断地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对于每个商品交换者来说,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只要货币能够作为交换的媒介,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能买回与货币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过问货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少。这样,就产生了金属货币由不足价的或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代替的可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在这里,本来只是一个一现即灭的要素。它会立即再为别的商品所替代。所有,在这个使货币不断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符号存在已经足够。……货币,当作商品价格的暂时的客观反映,本来也不过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发生功能,因此能够用符号来代替。”[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是,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它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黄金(或白银),商品价值仍然通过黄金来表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纸币的国家之一。唐宪宗时的飞钱,北宋的交子都已具有纸币的某些特性。北宋时金国的交钞,南宋的会子,则已经是纯粹的纸币。到了元朝,第一次采用了不兑现的纸币,以代替金属货币的流通。明朝初年恢复了金属货币的流通,但纸币仍然存在。既然纸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的流通便是以金属货币流通的规律为基础的。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也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但是,纸币流通也有它自己所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纸币的发行要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没有纸币作为符号代表时将会实际流通的金量(或银量)。”[8]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相等的购实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亿元,但纸币的发行量却达到2亿元,这时纸币就要贬值一半,1元的纸币只能代表0.5元的金属货币。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就要上涨1倍,原来卖1元的商品,现在就要卖2元。可见,纸币发行量超过金属货币流通量多少倍,纸币就相应地贬值多少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也要相应地上涨多少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的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而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9]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国家用来掠夺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常常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而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却急剧地增长。资产阶级国家所以利用滥发纸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开支,是因为这种办法比其他办法(如增加税收等)富于隐蔽性。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供货厂商支付定货款项,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对政府官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式把大量纸币投入流通时,一般人并不知道这些纸币乃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可是实际上,它们从进入流通的一刹那起就成为多余的了。既然纸币的发行并不代表社会商品总量的丝毫增加,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国家借此而获得的大量收入,便是从社会掠夺而来,即依靠削减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得来的。列宁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1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和加紧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任意滥发纸币,以致造成极端产重的通货膨胀。据统计,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1937-1949年的十二年间,纸币发行额增加了1,400多亿倍,而物价却上涨了85,000多亿倍。伪法币的购买力一落再落,最后几乎变成废纸。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伪法币100元的购买力,在1937年为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为1头猪,19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2个鸡蛋,1946年为1/6块肥皂,1947年为1个煤球,到1948年8月19日只值3粒大米了。四大家族从通货膨胀中搜刮了大量财富,而广大人民则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以上,我们分析了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如前所述,货币的职能并不限于这两个,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货币还具有了另外一些职能。在商品流通中,当某些商品完成了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一个过程,即商品变为货币以后,如果货币不再继续用来购买商品,完成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二个过程,而是从流通中退出,被其所有者贮藏起来,这时货币便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无限制地被保存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任何其他商品。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强了,为了应付生产和交换中各种偶然的变化,他们就需要经常积蓄一定数量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从商品流通有最初一歩的发展以来,已经有保留第一变形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其金蛹)的必要和情欲随同发展起来。”[11]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同作为价值尺度或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观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价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纸币是不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有一部分铸币就会退岀流通成为贮藏货币;而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又会加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相适应。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货币又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大家知道,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商品的生产时间比较短,有些则比较长,而有些商品的生产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的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在本地市场销售,有些则需要运到远方去销售。由于这些,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生产尚未完成之前,或者虽已完成但产品尚未脱售时,就需要先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生产资料或消费品。例如,某些农民在秋收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农具、肥料,某些手工业者在产品脱售以前需要赊购一部分工具、原料。这样,在买者与卖者之闻便形成了债务关系。买者赊购商品所欠的款项,必须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在这种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和商品不再在买卖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的时候,货币并没有同时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商品的转让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开了。尽管如此,但这时货币仍然发挥着两种职能:第一,作为价值尺度,测量赊销商品的价值,确定赊购者将来必须支付的贷币额;第二,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这时赊购者虽然没有付出现金,但他已经承诺在将来实行支付。当支付期限到来时,货币才实际进入流通。但因这时商品已经退出流通,所以货币已经不是流通的媒介,不是作为流逋手段,而是作为支付手段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当赊账交易出现后,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都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丁的钱等等。某些生产者所以把商品赊卖出去,是因为他们预期债务人能够按期归还欠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生产或销售发生了困难,使债务人往往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当某些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某些债权人就有破产的危险。特别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普遍存在着债务关系,在整个债务关系的链条中,如果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就可能引起整个债务关系的连锁反应,如甲不能支付给乙,乙便不能支付给丙,丙亦不能支付给丁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许多物品生产者经营上的困难。可见,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前面提到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所存在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出现以后,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相应地发生改变。这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减去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互相抵销的支付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帀流通的平均速度。以公式表示如下:\begin{array}{c}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end{array}=\frac{\begin{array}{c}售出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到期的\\支付总额\end{array}-\begin{array}{c}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end{array}}{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还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以外,如缴纳地租,税款,支付利息等等。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超岀了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的,只能是黄金和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它们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一离开国内流通领域,就会解除它在那里取得的作为价格标度,铸币,辅市和价值符号的地方形式,返回到贵金属原有的条块形式。”[12]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当发生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而破坏了国际间正常交往的时候,购买外国商品必须用现金偿付。(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在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出于其他原因而把金银转移到国外等情况就是。以上我们考察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必须指出,货币并不是这几种职能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几种职能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其本质——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任意规定的,这种排列顺序体现着历史和理论的统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货币是先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后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从各个职能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步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因为要实行支付,就必须事先有一定的货币积累。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显然是以货币的其他各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而且这一职能本身也不外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其价值尺度,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继续。所以,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货币的各个职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很好地了解货币的本质,并进而了解商品生产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参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2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4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6页。^公估局是清代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有官办和私办两种。银炉所制银,须经公估局鉴定,在宝面上加批重量成色,才供在市面上流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8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9-110页。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在何?》。《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3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1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编辑于 2023-01-13 22:09・IP 属地山东经济学货币政治经济学​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无概本专栏旨在收集无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创作的著作、

货币职能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货币职能播报讨论上传视频经济学术语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1]中文名货币职能外文名Functions of money基本概念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目录1基本概念2价值尺度3流通手段4贮藏手段5支付手段6世界货币基本概念播报编辑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逐渐转化为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是货币基本职能存在的前提条件。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播报编辑职能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电子货币除外。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商品的价值量由物化在该商品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但是商品价值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现自己,它必须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定量的货币上,货币就充当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在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例如,1头牛值2两金,在这里2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复本位制和单一金本位制在历史上,有些国家曾一度实行过金、银复本位制,以金和银两种贵金属同时充当价值尺度。这样,一切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货币表现,两种价格。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金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同金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金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金的价值提高,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银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也会同银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银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银的价值提高,商品价格会相应地降低。但是,不能保证金和银的价值比例保持不变,因此,也就不能保证两种价格可以安然并存。金和银两种价值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价格的混乱,扰乱商品的金价格和银价格之间的比例。实践表明,价值尺度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在国内流通领域内,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主义货币史上,复本位制终于被单一金本位制所替代。流通手段播报编辑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物物交换转化为商品流通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则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W—G即卖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一阶段很重要,实现也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从而商品所有者就有可能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地当做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商品经过一定流通过程以后,必然要离开流通领域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中,不断地从购买者转移到出卖者手中。这种不断的转手就形成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它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作为流通手段,需要有同商品量相适应的一定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由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二者决定(见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多;商品价格总额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少;货币流通速度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形式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金或银的条块形状出现的。由于金属条块的成色和重量各不相同,每次买卖都要验成色,秤重量,很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金属条块就为具有一定成色、重量和形状的铸币所代替。铸币的产生使货币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地被磨损,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值的铸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它可以是不足值的。这是因为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媒介物,不足值的铸币,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也可以用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用贱金属,例如用铜铸成的辅币,是一种不足值的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纸币,则纯粹是价值符号。纸币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么,每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就减少了,商品价格就要相应地上涨。由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使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这样,就有可能产生买和卖的脱节,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卖不买,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已经孕育着引起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贮藏手段播报编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因而货币贮藏就有必要了。货币贮藏的发展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就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贮藏金银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这样,他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就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但是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因而是无限的;但在量的方面,每一个具体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只充当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贪婪地积累货币。货币贮藏者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货币贮藏者为了金偶像而牺牲自己的肉体享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3页)。货币贮藏一般是直接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贮藏形式,如把金银制成首饰等装饰品贮藏起来。货币贮藏的作用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当市场上商品流通缩小,流通中货币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界而被贮藏起来;当市场上商品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增加时,有一部分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关于纸币能否充当贮藏手段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观点是:只有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人们才愿意保存它,才能充当贮藏手段。但也有人认为,如果纸币的发行数量不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能代表相应的金属量,保持稳定的社会购买力。在这种条件下,纸币也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当然,纸币如果发行量过多,就无法保持它原有的购买力,人们就不愿意保存它。可见,即使纸币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也是有条件的,并且是不稳定的。支付手段播报编辑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产生和特点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长些,有的短些,有的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销售,销售时间短,有些商品需要运销外地,销售时间长。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在货币当做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等价的商品和货币,就不再在售卖过程的两极上同时出现了。这时,货币首先是当做价值尺度,计量所卖商品的价格。第二,货币是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移到买者手中时,没有货币同时从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职能作用时,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目的就起了变化,一般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是为了把商品换成货币,再把货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贮藏者把商品变为货币,是为了保存价值;而债务者把商品变为货币则是为了还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商品形态变化的过程也起了变化。从卖者方面来看,商品变换了位置,可是他并未取得货币,延迟了自己的第一形态变化。从买者方面来看,在自己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之前,完成了第二形态变化。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出卖自己的商品先于购买别人的商品。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购买别人的商品先于出卖自己的商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中转瞬即逝的媒介,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交换过程的最终结果。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价值符号,但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另一方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的情况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都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其中有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其中某个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卖掉自己的商品,他就不能按时偿债,支付链条上某一环节的中断,就可能引起货币信用危机。可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以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发展了。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了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期票、汇票、支票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事业越展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就越大,以致信用货币占据了大规模交易的领域,而铸币却被赶到小额买卖的领域中去。在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仅商品流通领域,而且非商品流通领域也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例如,地租、赋税、工资等,也用货币来支付。由于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为了到期能偿还债务,就必须积累货币。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减少以致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世界货币播报编辑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在国内流通中,一般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在国际上,由于有的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有的国家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场上金和银可以同时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在世界市场上,金取得了支配地位,主要由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世界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以外,还有以下职能:①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一个国家直接以金、银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②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③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外国去。在当代,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流动是二重的:一方面,金银从它的产地散布到世界市场,为各个国家的流通领域所吸收,补偿磨损了的金、银铸币,充作装饰品、奢侈品的材料,并且凝固为贮藏货币。这个流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国和金银生产国之间劳动产品的直接交换。另一方面,金和银又随着国际贸易和外汇行情的变动等情况,在各国之间不断流动。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流通,每个国家必须贮藏一定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这笔世界货币准备金随着世界市场商品流通的扩大或缩小而增减。在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中的黄金储备,往往要限制在它的特殊职能所必要的最低限度。过多的货币贮藏,对于资本是一个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商品流通的停滞。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 - 知乎

《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 - 知乎首发于马克思主义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胡晓​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攀高峰而不被高峰所羁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货币有六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一、价值尺度“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和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并非一般等价物,但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等优势,才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如今的纸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里面的电子货币的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价值无上限等优势逐渐替代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商品并不是有了货币才可以沟通。相反,由于所有商品作为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其本身就可以流通,因此所有的商品都能共用一个商品来计算自己的价值,货币就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部表现形式。吃霸王餐被抓又没钱付账的人通常会被店主拉进去刷盘子打扫卫生,以劳动来弥补餐费,劳动力在此时以商品的形式与商家发生交易换取桌子上的美食,劳动力既是商品,又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很多人对待路边豪车豪房的想法是:我需要打多少年的工、刷多少年的盘子、搬多少年的砖才能买得起它,不自觉地将劳动力以商品的形式来换取其他商品,使劳动力起着货币的功能。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把货币看成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让各自各样的商品变成价格。商品用金(纸币)来股价有一个前提: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的金(纸币)要耗费一定的劳动量。这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由一定时间内花费的劳动力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商品的流通公式表示:“甲劳动力产生的商品——货币——乙劳动力产生的商品”甲和乙发生交换,货币作为媒介,货币的增多和减少也会同时带动甲和乙商品价格的增加和减少。在民国时期,随着解放战争开始,老蒋为了增加战场的补给,狂发金圆券,造成市面上所有商品价格的疯涨,在甲和乙劳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一般等价物的增加会使其增发者在第一波收割甲乙两人的劳动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同时购买双方的劳动产品,可商品会被消费掉,货币则会继续呆在市场流通,最后的结果是带动甲乙双方商品价格的同时上涨,最后是整个社会的物价上涨。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二、流通手段商品的交换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将它们的非使用价值转换为使用价值,是用一种有用劳动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的产品。卖衣服的商人把卖衣服所得钱的去买食物、买房车,对他而言,这些作为商品的衣物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他不可能每件都要穿,他把这些不穿的衣服卖给别人换钱,再把赚来的钱去买别人不用而他有用的事物、房车等。所以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商品——货币——商品”,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劳动剩余——货币——他人的劳动剩余”。要想完成这一过程,A的商品对B来说必须具有使用价值,A所出售的商品对B有用他才会花钱买A的商品,否则交易无法完成。这说明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是社会有用劳动的耗费,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是生产者自发形成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无法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不能保证自己的商品对每一个人都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无法保证商品都能卖得出去,比如科达、诺基亚等公司在之后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之前的劳动为无效劳动,商品积压过多,多余的商品无法转换成货币,公司倒闭。商品流通的前提是该商品对买方具有使用价值。综上所述,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表现商品流通的过程,货币流通的速度也表现了商品形式变换的速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金流。流通速度越快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三、贮藏手段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能直接转换成任何商品,因此是无限的。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只是一种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这种内在的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不断地积累货币,贮藏货币。因为货币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货币成为财富的社会表现,不管什么人,拥有的货币越多,权力就越大。货币的增多意味着价值的增多,从商品占有者的本性来看,贮藏货币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于是“葛朗台”们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了。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最常见的两种一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买现付;另一种是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先买后付,先记账后付款”。前者都懂,主要讲讲后者。先拿货后付款的形式产生了“债权人”和“债务人”,通常供应商为债权人,经销商为债务人。比方说楼下的水果摊,摊主老王自己并不种水果,每天一大早他的水果都由远处农贸市场的老张送过来,称重记账,每月月底结款。相当于摊主老王每天借着老张的钱在卖水果,最后在月底的时候将收入所得的一部分作为借款还给老王,这样的经营模式非常普遍,他的优点是老王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开店,每月多出来的现金流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在扩张期老王和老张两人都可以将买卖做大,实现共赢。但是如果老王的摊位生意越来越差,无法将水果变现为钱,那就意味着自身的基金不仅无法回流,还要承担水果变质的损耗和巨大的库存压力。出现一个死亡闭环“水果卖不出去——水果变质损耗增加——库存压力增大——差水果卖不出去——新水果进不来——供应商的钱付不了——供应商不给货——生意没得做——提桶跑路——成功则风险转嫁给供应商,不成功获得包吃包住的机会”。这就是俗称的资金链断裂,两人属于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产生的后果是:一、产生信用货币。我相信你王老板不会欠我老张的钱不还跑路,一般会有合同限制,但如果真发生了,小生意还好,大生意的供销商怕是只能天台见了,2018年,浙江那边银行贷款需要三人担保,于是各个老板铁索连环,你保我,我保你,这也算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后一个人资金链断裂跑路,大家一起死翘翘,坑倒一片;二、货币替代实物充当着支付手段的功能;三、必须积累货币,以便如期偿还债务。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货币贮藏作为独立的支付形式的现象逐渐消失,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普遍起来。十五号发工资,准备二十号还花呗。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执行着一般支付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在世界流通领域,金银是通用货币,美元的背后代表着大量的金银储备量,所以美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不过某些地方需要银行帮忙转换成本国货币,并不能之间使用,比如中国。发布于 2020-12-18 18:01资本论(书籍)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经济​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马克思主义马恩毛列一些著作